某品牌頭盔使用說明中標明“安全有效期一般為出廠后三年。”記者 鄒強攝
佩戴頭盔,已成為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的習慣。通訊員 沈曉攝
人民路上一家電動自行車專賣店內展示的頭盔。記者 鄒強攝
你知道嗎?電動自行車頭盔也有使用年限,一般是3年——
頭盔“保質期”到期后你會換嗎?
第59期碼上議事廳主持人 鄒強
從2020年6月1日全國“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開展以來,佩戴頭盔,已成為每一位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必須要做到的安全措施。統計顯示,蘇州全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950萬輛,平均每個家庭擁有1-2輛電動自行車,很多家庭擁有不止一個頭盔。
最近,有市民關注到電動自行車頭盔還存在三年使用年限,到期后需要更換。目前,距離“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啟動日期已有近兩年半時間,三年使用年限臨近。那頭盔到期后要不要更換呢?
話題一:頭盔存在“保質期”,沒有多少人了解
電動自行車頭盔有“保質期”,不少市民對此不了解。昨天,碼上議事廳主持人在市區人民路、石路等地隨機采訪了多位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受訪者無一例外,都說不清楚頭盔有“保質期”。市民王先生說:“我的頭盔是買電動自行車時,超市促銷員贈送的??粗Y實的,沒聽說有‘保質期’。”身后的騎車人張女士則說,“我的頭盔是交警進社區搞活動贈送的,質量很好的。真不知道頭盔還有‘保質期’。”時尚人士小丁佩戴的電動自行車頭盔頗為新潮,很有設計感,這個在京東上買的復古風頭盔,價格要600多元。“沒聽說‘保質期’,這個頭盔很貴的,應該可以用很多年。”
調查發現,不僅市民不了解頭盔有“保質期”,就連不少頭盔銷售人員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位于石路地區的蘇州自行車專業市場,是一家經營電動自行車20多年的大型市場,里面有20多個品牌在銷售。在一樓某品牌電動自行車展廳內,一名銷售人員問明來意后,從柜臺里拿出一個贈品頭盔,說:“頭盔有使用年限,我真還是頭一次聽說呢。不過,我們的頭盔都是贈送給顧客的。”主持人接過一看,頭盔上沒有標識文字,也沒有附帶使用說明。這名銷售人員說,“贈品頭盔是普通頭盔,進價最多幾十塊錢。好的頭盔都在三樓,從自動扶梯出來后往右手邊走。”主持人根據指點,很快找到專門銷售安全頭盔的柜臺。柜臺上展示著十幾個安全頭盔,有野馬、永恒、大字、HK、AK等品牌,價格便宜的85元,最貴的168元。主持人注意到,AK牌頭盔懸掛的使用說明上標明:“正確使用和保養,安全有效期一般為出廠后三年。”店員反映說,“安全頭盔在2020年賣得最火,這兩年銷售量平穩。但是沒有顧客會關注到頭盔的使用年限。”
隨后,主持人來到閶胥路上的小牛電動自行車專賣店。店堂左側的展示架上,懸掛著琳瑯滿目的安全頭盔。價格也從200元至600元不等。針對頭盔的“保質期”,店員說:“我們還真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沒有顧客會問起。”他逐一翻看展架上陳列頭盔的標牌,“標牌上真的有說明,頭盔使用年限是生產后3年。”
也有電動自行車專賣店工作人員會主動向顧客提示頭盔的“保質期”。位于北寺塔附近的捷安特人民路總店,是一家主營捷安特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的專賣店。店堂內出樣較多的頭盔是自行車頭盔。電動自行車頭盔只有4款,每款頭盔上都標明“生產日期:2021年2月26日”“有效日期:正常使用三年”。此外,頭盔的外部和內部都貼有醒目反光標貼,上面寫有“頭盔受到撞擊后,哪怕外觀無損傷,請勿再使用”字樣。店員介紹說,“不管是自行車頭盔,還是電動自行車頭盔,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我們在銷售的時候,作為一項安全提醒,都會向顧客進行明確提示和說明。”
話題二:頭盔不壞就不用換,這個觀點靠不靠譜
當被問及頭盔到了“保質期”后會不會更換?部分市民明確表示“不愿意”。市民黃先生的意見很有代表性,“頭盔被我保護得好好的,不用的時候就放在后座箱里,淋雨了么用毛巾擦擦干,好好的,不用換。”旁邊的朱女士進一步表示,“頭盔只要沒壞,就不考慮換。就像家里的電視、空調等電器,都是‘超齡服役’的,只要能用,就不會考慮到期換新。”
在受訪者中,小張則表示頭盔“到期換新”可以接受。“既然企業建議三年左右換頭盔,肯定有它的道理。到期后,或者頭盔出現裂紋或者坑坑洼洼,我會考慮換新頭盔。畢竟自身安全是第一位的。”
“電動自行車頭盔之所以要設置三年使用年限,歸根到底是由自身材質所決定的。”江蘇新億源安全防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各類安全頭盔的企業。該公司總經理劉曉東說,電動自行車頭盔最重要的部分,一個是外殼,另一個是內襯。外殼最常用的原材料是ABS(工程塑料),用得最多的原材料是ABS奇美PA-709。“頭盔在戶外風吹日曬雨淋,其材質會逐漸老化,抗沖擊能力會逐漸減弱,肯定會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外殼采用ABS材質的頭盔,測試單位給出的使用年限一般是5年,但生產企業標注的使用年限大多是三年。”劉曉東解釋說,測試單位給出的5年,是指被測試頭盔裝在包裝箱內、原封不動在倉庫里保存五年的狀態。日常使用的頭盔,肯定要比一直放在倉庫里的頭盔老化得快,所以廠商建議在三年內需要更換。
蘇州市交警支隊宣傳科民警許立向市民提示了一種特殊情況:如果頭盔使用年限不滿三年,但已經在事故中遭遇猛烈撞擊。在這種情況下,頭盔很可能出現“暗傷”,建議市民盡快更換。
“頭盔內部的‘暗傷’,肉眼往往是無法識別的。”蘇州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常務理事、蘇州奧馳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健向主持人介紹了這樣一個案例。今年7月,有位顧客拿著一個受到過撞擊的電動自行車頭盔找到他,請他幫忙找專業機構鑒定一下,看看這個頭盔還安不安全?結果頭盔沒有通過抗沖擊力檢測,被砸出好多塊碎片。沈健說:“當頭盔受到第一次猛烈撞擊后,有可能其內部結構已經出現損壞,但是外觀完好無損,不容易察覺。等到第二次遭到猛烈撞擊時,它已經起不到保護作用,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沈健建議,當頭盔遭遇較為嚴重的撞擊后,最好不要再使用,盡量選擇更換新的頭盔。劉曉東也表示,新億源公司為了幫助消費者盡快更換受損的頭盔,常年推出一項貼心舉措,只要消費者能出示交通事故證明和購買頭盔的發票,公司可以免費更換新頭盔。
話題三:頭盔不能“瞎買買”,推薦選有3C認證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頭盔在三年使用年限內都是安全的呢?專家稱未必。沈健表示,電動自行車頭盔使用年限為三年的前提,是頭盔的質量是合格的。只有質量合格的頭盔,才能保證在三年使用年限里,安全性能達到設計要求。但是,市面上確實有少數頭盔產品的質量是不合格的。這種頭盔哪怕在使用年限里,也無法保證其相應的安全系數。
“近三年的市場抽檢結果顯示,個別電動自行車頭盔確實存在安全質量問題。”蘇州市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處處長夏文君介紹,從2020年開始,市場監管部門連續三年委托億科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對生產企業、實體店和電商平臺上的自行車頭盔、電動自行車頭盔和摩托車頭盔進行抽檢,結果顯示,前年共抽檢各類頭盔7批次,合格率100%;去年共抽檢18批次,合格率67%;今年共抽檢10批次,合格率70%。
“在2021年的抽檢中,多個送檢的電動自行車頭盔被判定不合格。”億科檢測認證有限公司實驗室高級經理陳必祥說,不合格的原因有兩種。一是頭盔上的相關標識缺失,或是不完整。二是“頭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不合格。“從近三年的抽檢情況來看,蘇州市面上參照摩托車乘員頭盔國家標準生產的、具有3C認證的電動自行車頭盔,質量相對是有保證的。”陳必祥說,“這種頭盔通常由殼體、緩沖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護目鏡等組成。其中殼體和緩沖層是頭盔吸收碰撞能量、保護頭部免受傷害的關鍵部分,護目鏡能對眼部起到較好的保護,佩戴裝置是否牢靠也會對頭盔的防護效果產生直接影響。”
陳必祥介紹,目前電動自行車頭盔的國家標準尚未出臺,國內頭盔生產企業執行標準主要是國家標準GB24429-2009《運動頭盔自行車、滑板、輪滑運動頭盔的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和GB811-2010《摩托車乘員頭盔》。前者是自行車頭盔的生產標準,后者是摩托車頭盔的生產標準。沈健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時,最好選擇有3C認證的頭盔。這種頭盔在出廠前都經過專業測試,質量相對是有保證的,比較適合騎行電動自行車時佩戴。
您可以在引力播App“碼上議事廳”專題中關注我們,給我們留言評論,或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96466新聞熱線”微信(微信號:gswbsmjz)與我們聯系,把您遇到的或者正在關注的“急難愁盼”告訴我們。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讓這些關乎民生的問題更快更有效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