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72年前,為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中國人民志愿軍英勇出征,他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激戰云山城、戮戰長津湖、血戰上甘嶺……歷時2年零9個月,打贏了這場“立國之戰”,自此,中國讓世界看到了挺拔的身姿。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更應如此。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中國共產黨始終以非凡的魄力和膽識,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堅定不移地帶領中國人民披荊斬棘、堅韌向前。1951年4月,作家魏巍從朝鮮戰場上歸來,寫下了《誰是最可愛的人》:戰士們在這里吃雪,正是為了祖國的人民不吃雪,讓他們能想吃點什么,就吃點什么,想做點什么,就做點什么。今天,志愿軍戰士心中“圍爐共話” “馬路閑步”的日子已經實現了,這盛世如你們所愿。
青山忠骨,英雄歸家。9月16日,運載著第九批88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837件遺物的空軍專機降落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英雄們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有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不懈奮斗、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七十三載春華秋實,黨帶領人民奮斗復興路,啟航新征程,如今,一個堅韌不拔、欣欣向榮的中國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
光陰流轉,歷史的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中。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那是一種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是一種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是一種至死不渝的民族信念……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當如何學習革命先輩,發揚革命精神呢?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殷切寄語廣大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青年人要想更好地施展才干、實現夢想,掌握知識、學好本領就是首要前提,要學會剖析事情的本質,從每一件小事中學習和深思,用多角度的思維去求知和探索。要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握緊歷史的接力棒,奮力沖刺,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不懈努力!